学界传真 new literature
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
电话(传真):025-89686720
地址: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杨宗义楼
邮编:210023
网址:www.njucml.com
学界传真 new literature 当前位置:首页  学界传真  学界传真

唐翼明:意识流小说及其对小说艺术的影响

发表时间:2008-05-21阅读次数:855

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30分,我校逸夫管理科学楼文学院报告厅传来阵阵掌声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,现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唐翼明先生在这里作题为“意识流小说对小说艺术的影响”的报告。报告会吸引了来自南大鼓楼校区、浦口校区以及南大周边高校的众多学子,会场爆满。报告会由南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王彬彬教授主持。出席报告会的还有中文院张伯伟教授。报告会持续两个小时。唐教授的讲座由对意识流小说研究的反思入手,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文本细读,整体观和个别现象的结合,将意识流小说研究这个常识话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,多有发挥与创见。
唐翼明先生首先回忆了1987年台湾文化解严之后,文坛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唐翼明先生开始在台湾教授起中国现代文学。接着他从三个方面方面,对意识流小说进行分析和阐释。
首先是作为心理现象的意识流和作为小说的意识的不同。他回顾了意识流小说发生和发展的历史。作为心理现象的意识流不是发明而是一种发现。人的一生中意识一直处于流动之中,而且这种流动是持续、隐秘,无法与人共享,杂乱而且没有规律的。因此人们开始开始书写这种主观经验世界,《灯塔行》、《尤利西斯》等一批意识流小说作品。唐翼明先生认为意识流小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形式,它第一次使人们由外宇宙转向了对内宇宙的关注。
接着唐先生以普鲁斯特的《追忆似水年华》为例,探讨了一般心理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。《追忆似水年华》这部作品在我国编辑的西方文学史中一直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,但在西方却莫衷一是,唐翼明先生认为这部作品属于一般小说,他援引了艾布拉姆斯对小说的分类:一、传统小说,二、心理小说。其中心理小说又包括一般心理小说,主要指回忆性作品以及意识流小说。《追忆似水年华》在他认为属于一般心理小说。原因就在于它并不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性。意识流小说主要的特点为前语言性,他通过冰山理论进一步解释了前语言。对前语言的无法言说和潜意识的关系都作了精妙的讲解。
最后唐翼明教授对意识流小说对小说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升发。他运用语言学的方法,根据语言与思维的同构性,阐明了意识流的复杂性,同时他又通过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、《白光》,汪曾祺的《钟声》等多部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,为同学们进一步打开思路。他还对《尤利西斯》的相关段落分析,指出真正的意识流是无法捕捉的观点。他总结出意识流小说在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巨大贡献。在观念上,意识流小说开启了文学对内宇宙的开拓。在表现手法上,意识流小说通过心理时空安排进展。与传统小说相比,是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发展和丰富。
唐翼明先生还深情地回忆了他的老师夏志清先生,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不良学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。唐翼明教授广博的学识,直爽的性格以及严谨的学风都为在场的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正常讲座丰富、充实富有创见,师生互动,气氛热烈。自此讲座属于我中心承办的豁蒙讲堂的第九场讲座。

(文/张妍,编辑/佘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