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现代文学论丛》第十一卷第2期目录

[现代论坛]
新思想文化的内在张力及其冲突――中国百年新思想文化运行规律初探之一 王勇
本土语境中“后革命氛围”的思想辨析 冯雷
“过渡”的年代标记――重审1970年代的记忆与文学史 刘芳坤
报告文学作为“文学之一种”的当代意义 苏宁
鲁迅思想“向左转”的主要原因探析 杨新刚
[戏剧研究]
1930年代戏剧创作:“大写”国民的三幅面孔 王雪芹
新世纪以来孟京辉戏剧的网络接受研究 管玲玉 陈军
[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・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华文文学]
主持人语:华文地方书写与中华文化散布 刘俊
从瞎眼里看见地狱 在绝壁上寻找生路――论陈应松作品中的罪与赎 肖画
论马华散寓作家黄锦树的故乡书写 潘颂汉
香港三代谱系叙事 凌逾 陈桂花
[地域文化与文学]
民国南京:文化保守主义传统的建立及其文学影响 张勇
地域文化与当代南京文学生态――以几个文学现象为例 赵磊
民间文学视野下的浙东渔故事及整理保护 谢秀琼
[台港海外形声]
“副刊人间”:另一种认知现场 俞巧珍
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“趣味” 陈秋慧
[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学比较]
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观的形成――由《苏俄的文艺论战》说开去 岳凯华
维护良知的沉默――由引玉版《从苏联回来》的译本说起 王文彬
[博士论文选粹]
论路遥的“文革”写作 王璐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