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<狂人日记>的修辞与现代小说认同机制的建构》
发表时间:2016-02-29阅读次数:505
【作者】 黄晓华;
【机构】 湖北大学文学院;
【摘要】 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修辞交流这一角度考察,《狂人日记》至少存在三个特别之处:狂人故事、日记体裁与小序结构。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创新,鲁迅重构了中国小说的认同机制。在故事―素材层面,狂人病症凸显了感性认同的作用;在叙事―文本层面,日记体裁重构了伦理认同的方式;在叙述―修辞层面,文言小序搭建了理性对话的平台。通过这种新型认同机制,鲁迅沟通了现代小说"立人"的两个层面,将"真的人"的建构方向与"使人自立"的建构手段统一起来,对中国小说认同机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【关键词】 《狂人日记》; 现代小说; 认同机制;
【基金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”的阶段性成果,项目编号:13BZW140
【机构】 湖北大学文学院;
【摘要】 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修辞交流这一角度考察,《狂人日记》至少存在三个特别之处:狂人故事、日记体裁与小序结构。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创新,鲁迅重构了中国小说的认同机制。在故事―素材层面,狂人病症凸显了感性认同的作用;在叙事―文本层面,日记体裁重构了伦理认同的方式;在叙述―修辞层面,文言小序搭建了理性对话的平台。通过这种新型认同机制,鲁迅沟通了现代小说"立人"的两个层面,将"真的人"的建构方向与"使人自立"的建构手段统一起来,对中国小说认同机制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【关键词】 《狂人日记》; 现代小说; 认同机制;
【基金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认同模式与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研究”的阶段性成果,项目编号:13BZW140

